WUE·意大利| 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意大利疫情故事
点击“地球公场”,关注我们
地球公场
WUE-WeUnitedEarth
在人类可以移居火星之前,我们还生活在同一个地球。不分国界,不分种族,不分信仰,不分时区,我们都是观念上的地球公民。在这个地球公场,让我们呼吁理解、联结、合作、彼此支撑与爱。
编者按
截至4月29日,全球Covid -19病毒累计确诊3149179例,意大利累计确诊201505例,位居全球第3。
2月下旬,随着“意大利一号病人”的出现,新冠疫情在意大利北部逐渐爆发。很快,意大利成了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,并进入“全国封城”状态。
4月25日,是意大利第75个“全国解放日”。往年这一天,是意大利举国重要的纪念日,会举行阅兵仪式和纪念活动。今年的“解放日”,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独自一人在罗马“祖国祭坛”前,向无名战士墓献花。他说,“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曾让意大利在二战后获得了重生”;疫情之下,“意大利也将像过去一样战胜敌人”。
Viviana是一位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,此前在米兰,目前在博洛尼亚。疫情在意大利蔓延以来,很多华人和中国留学生选择飞回中国,甚至意大利北部的本地人也向南方迁移。但是Viviana选择留在意大利,如今已经居家隔离60多天。
在为“地球公场WUE”撰写的疫情故事里,她分享了:一些误解和偏见,让她有过焦虑、恐慌、甚至愤怒;“意大利阳台演唱会”“房东太太的拥抱”“一号病人看到的太阳”等,也让她感受到温暖、同情和盼望。通过她对意大利疫情的观察和个人视角的记录,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疫情下的意大利和意大利人。
地球公场
WUE-WeUnitedEarth
Viviana在意大利和WUE一起发声
今天要分享的是,Viviana在意大利的疫情日记。疫情在意大利蔓延后,Viviana选择留在意大利,已经居家隔离60多天,期间的所见所闻让她对这次疫情有着不一样的感受。
距离1月31号,意大利停宣布停止来往中国的航班,至今已经84天了。我在意大利的这座老式公寓里,也已经居家生活62天了。这几个月来,世界变得那么不一样了。回头看,一切都像一场梦。
背着风险“做自己”,这样的自由是真的自由吗?
一月底,中国正处于疫情爆发后最艰难的时期。但那时,在意大利确实一片平和——中国发出的警告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作用。“停飞航班”看起来是一项很重要的防疫举措,但实际上没有解决意大利的问题。那时,意大利并没有其它关于防疫措施的宣传,自由、浪漫惯了的意大利人每天的生活一如既往。
唯一不同的是,在意大利的华人们已经开始紧张行动了。大家开始四处奔波找寻抗疫物资。是的,把能找到的口罩、手套、防护服等寄回中国,就像当时在海外各个国家的华人们的状态一样。
意大利并不是手工业的生产大国,口罩和防护服这样的医疗物资也基本上没有太多库存,每家药店所拥有的数量是有限的。很快,就难以供应上中国人的购买速度了。
我所生活的城市博洛尼亚,位于意大利北部,虽然不像佛罗伦萨、罗马、米兰等城市的华人比例那么高,但我也能感受到这种气氛。2月下旬的一天,在我第三次去购买物资时,连续跑了多家药店都没有口罩。药店的销售员已经认识我了,她抱歉地笑笑说:“你还要再等一周。”我问她,只有中国人在买口罩吗?她说,是的,都是中国人在买。在博洛尼亚,很少有日本人或韩国人,所以意大利人能清楚地判断出眼前的亚裔面孔多数为中国人。
来自朋友圈的图片,意大利的药店(farmacia)用中英文打出告示,没有口罩了。摄影:VIVIANA
那时意大利关于疫情的报道无关痛痒,没有人在意。药店的销售员们看到中国人疯狂购买口罩,也只是感到疑惑甚至还觉得有点好笑。这让身处在意大利的华人们觉得恐慌。全球化的今天,其他国家还抱着“只要封闭与中国的来往就能防疫”的心态,疫情的蔓延只是迟早的事。一向懒散的意大利,缺少的防疫物资又什么时候能供应上呢?会不会迟了呢?
博洛尼亚(Bologna)街景,摄于2018年。摄影:VIVIANA
两年前,我从米兰搬来博洛尼亚,在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博拉尼亚大学读电影。我的房东是一对意大利老夫妇,妻子精明热情,丈夫温和儒雅。武汉疫情刚爆发时,她们来我家里作客,还问起中国的情况。我告诉她:我们已经封锁了最严重的城市,其他的地区要好一些,但大家还是几乎都不出门,在家自我隔离。他们当时宽慰我,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,不要太焦虑。” 热心地问候我在中国的家人好不好,临走时像往常一样抱了抱我——这个亲密的动作在当时疫情下的中国,已经被视作有风险——我心里感激,也带着一点点焦急。
这么说吧,房东夫妇的品格决定了他们不会歧视任何人,但观念的不同也决定了我无法说服他们理解我的焦虑。那时意大利防疫宣传不到位,大多数人毫无基本的防疫意识。我一直提示身边的意大利朋友要注意防护、少出门,他们则觉得我太过紧张。
我能理解,意大利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,他的国民有着自己的脾性,热情、浪漫又懒散,他们更看重所谓的自由。甚至,后来意大利疫情严重,医疗系统全面崩溃,有的护士压力大到自杀,很多意大利人还是上街抗议居家隔离、要求归还他们的自由。那时我就在想,疫情下这样的行为风险太大了,这样的自由是真的自由吗?
“一号病人”出现后的意大利
在2月20号的时候,意大利的“一号病人”出现了。
连意大利人都哭笑不得称:这位“一号病人”是真的意大利人了——他的社交活动难以想象的频繁。甚至有人在制作他的行动路线图时,觉得他简直凭借一己之力感染了上千人,受影响的人数超过5万人。因为他除了和朋友聚会见面之外,还先后在三个不同的城市参加了半程马拉松、跑步比赛和一场足球赛。其实,早在2月14日他就出现了不适的症状,但只被当成流感来治疗,后来被发现确诊了之后,医护人员都已经被感染。
之后,意大利确诊数越来越多,伦巴第大区沦陷了。随后,疫情渗透进意大利北部更多区域和城市。
意大利一号病人的行动轨迹。图源:意大利华人街网站。
有时人会感叹世间万物是环环相扣的。我回想在意大利疫情暴发的这段时间,只要变动一个小小的环节,或许今时今日的情况就不再一样了。如果不仅仅只是停止航班,而是更加重视疫情的宣传;如果不是因为政治纷争把矛头向种族歧视上引导,而是更合理的利用媒体进行呼吁;如果医生们能更加重视疫情,一开始就考虑到新冠病毒的可能性;如果这个一号病人被警告要自我隔离而没有参加马拉松……意大利现在会怎样?
现实是,没有一个人能去指责,“如果”也只是“如果”。没有这些“如果”也会有新的“如果”,世界就是这样往复循环的。
在那之后,意大利开始了艰难的抗疫“第一阶段”。疫情自2月中下旬开始快速暴发直到3月中下旬,意大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平均超过5000多例,数字飞快地增长。我记得3月8号那天,意大利死亡病例就累计达到7375例,死亡人数达366例,死亡率高达4.96%,为全球最高。尤其是北部伦巴第大区的确诊病例占到全国总确诊病例的40%以上,死亡病例占全国死亡病例近60%。那时,意大利已经出现了医疗资源紧缺、医护人员超负荷的状态了。一些医生在网上发出的求援视频,不忍去看。
说不上幸运还是不幸,3月10号,意大利宣布全国封城。这是新冠疫情以来,全球第一个全面封国的国家。
突然“封国”的命令,让意大利人开始有些恐慌,人们纷纷向南部“逃离”。而更多的华人和中国留学生,则想“逃离”回中国。这是极端情况下人的本能想法,不在这种处境下的人很难做出客观的评判。只是我看到,“封国令”让意大利各个部门也都慌了手脚,包括海关一时也搞不清这项命令具体该如何执行。
意大利米兰火车站疫情初期期间实施检查。图源:意大利la repubblica网站
我记得那时,陆续有华人回中国受到了阻挠。有时上午飞走的同胞还一切顺利,下午飞的同胞就不得不表态“放弃居留”才能回国。似乎一切都看运气,这还挺意大利的。其实,那时意大利封国的决定刚刚下来,具体措施并没有落实到每一个环节。我们并不清楚海关执行新措施的理论依据,但是在机场准备离开意大利的部分中国人表示,需要放弃居留权才可以离开。
我在米兰的一个朋友也决定飞回中国。自从疫情爆发以来,我们时常联系沟通各自城市的疫情、汇报彼此还都安全。3月10日,她决定回国。我问她:情况如何?她说自己就是不幸运的那批人,不得不签下“放弃居留意大利”的承诺才能登上飞机。但是,意大利政府后来很快就落实好了每一项政策,中国人不必放弃居留就可以顺利飞走。
不过我想,是否保留居留这个条件也不太重要了。因为欧洲各个国家也开始陆陆续续关闭了航班,我们没有任何航线可以飞回中国了。
因为冠状病毒米兰马尔彭萨机场关闭了三分之一。在北方,空中交通量下降了70%。图源:la repubblica
留守在意大利的见证
我没有走。在疫情开始的时候,我就下定决心留在意大利了。说不上是不是我天生悲观使然,那时我就觉得,意大利迟早也会陷入疫情当中。而我看到那些在中国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、快递员、志愿者司机时,很想做些什么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。于是决定留在原地——我所能做的,就是老老实实呆在意大利的家里,遵守社交距离。这似乎是疫情下最科学的选择。
博洛尼亚是意大利北部重要的的枢纽站之一,就在米兰的东南方,离佛罗伦萨也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。基本上它是一个北方通向南方的必经之城。这座城市有着世界最古老的大学(始建于1088年的博罗尼亚大学),因为世界各地的学生多,城市里的各个广场都是年轻人的聚集地,也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嬉皮文化。我经常在半夜两三点还能听见他们的喧嚣。
疫情爆发似乎没有太影响到这里的年轻人。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一如往常,但是那些广场上的鲜活劲儿,全部变成了让人担心的隐患。而华人和中国留学生们,大多都缩在了家里开始自我隔离。
博洛尼亚大学(Università di Bologna)附近的小广场,日常学生们的聚集地之一。摄于2018年。摄影:VIVIANA
在博洛尼亚,我所住的这座房子,并没有像意大利电影里那样浪漫。它的隔音并不好,因为城市规划保持着统一要求,只能简单的在内部进行翻修。我的住处附近,就是这座城市中心最大的医院。那段时间,每天都能听到呼啸而过的救护车的声音,而楼道里时不时传来的咳嗽声也听得格外清晰。我甚至能听到邻居在跟医生打电话咨询的声音。有时深夜,我经常在由远及近的救护车声和不知哪传来的咳嗽声中辗转反侧。
白天,我家楼外的那条小径上也一直都能听到人们对话的声音,这让我一度怀疑“封城”的措施是否在进行。直到有一天,我例行打开窗户通风时,远远看见别人花园里的一棵樱花树盛开了,才后知后觉,应该是春天来了。
那段时间,我和我的室友每天起来都会先看一遍确诊数字,短短一两周就已经几万例了。开始时我们还按照自己心里最坏的打算预测着,后来就渐渐不说这个话题了,因为实际情况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糟。
4月4日,还在封锁期间的博洛尼亚的四角广场开放,大量的人群涌进,政府呼吁这样做十分不好。图源:La repubblica
后来,大概唯一值得庆幸的事,就是意大利开始出台措施限制人们出行了。对中国人来说,仿佛历史重演一样——意大利也开启了“阳台演唱会”的模式。起初我还很担心,因为意大利的老房子彼此间的距离非常近,面对面住着的人若都探出窗外,绝对冲破6英尺的限制。不过后来也变得麻木了,反而觉得,在这种特殊时期,精神支撑仿佛真得比活着还重要了。
我记得当时意大利曾向欧盟求助却没有得到回应,中国是第一个帮助意大利的国家。所以,很多意大利人都对此表示了感谢,于是你在那些“阳台音乐会”上,还能听到中国的国歌,也有人高声喊着“grazie,cina”(谢谢中国)。
是挺让人温暖的。但是听着这些歌声,你说“歧视和偏见”都消失了吗?或许不可能完全消失。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,也没有停止那些扭曲事实的报道。但是,现实中的意大利人对那些报道也不是照单全收,很多人愿意表达友善,大家还是和平常一样温和的相处着。
人们内心需要一次“复活”
进入四月,复活节刚过(4月14日),意大利的单日确诊病例开始降低。或许是因为复活节周一后的第一天,单日的检测量大大缩小了,仅为26779例。这让这些数据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,我又开始胆战心惊了起来。
根据意大利政府新颁布的命令,也是从4月14日开始,部分商店获准恢复营业。不过,在这批恢复营业的商店中,还包括宠物用品商店、书店、干洗店等看名字似乎不应该提前开业的店铺。
昔日的意大利街头。图源:Instagram @pixellie.photography
这样看来,降低检测数量是不是为了让民众放心恢复营业采取的方法呢?毕竟这场疫情给意大利的经济打击太大了。而现在的意大利,还有7万人在居家隔离,相当于超过一半的确诊患者。意大利人的内心需要一次“复活”,我也需要。
我回想起一次经历。意大利疫情还没有那么严重时,一天我出门陪朋友去和意大利房东签订新的住房合同。那时,武汉的疫情已经让全世界的中国人都胆战心惊、格外小心。
我们戴着口罩上路,30分钟路程,我先后经历了几个让我难忘的场景。我们走在路上,因为戴着口罩,被几个意大利年轻人远远喊着“Oh my god!”并粗鲁地朝向这边咳嗽。当时我确实气得想要还击过去。回程的路上,我想去超市买消毒液,也是因为亚裔面孔戴口罩吧,把意大利收银员吓地远远地说 “Mio,dio”(意大利语我的上帝的意思)。
一直到最后在一个十字路口,一位意大利大叔看着我问:你为什么戴口罩?我说“因为我很害怕”。他笑着说:“不用怕,这里不会有病毒。不需要戴口罩,我们要相信上帝。”在我的错愕之间,我听到自己回复他,“是啊,我们只能相信上帝了。”
那天晚上我回家后,耳朵深处疼痛,吃下了疫情以来第三颗止痛药。那天应该也是2月疫情出现以来,我与外界接触最多的一天。此后就是长达50多天的居家隔离。我经常会想起那次30分钟的路程,被呼出的热气浸湿的口罩,和那些突发的不太愉快的遭遇。
我曾经想,我人生中唯一有用的地方大概就是我不惧怕死亡。但是在这个紧张的期间,似乎处处体现了我的惜命。朋友问我,如果你不会传染给别人呢?我的恐惧感瞬间就消失了——我惧怕的或许是给别人带来麻烦。
那些意大利人呢,会不会这样想呢?
复活节那几天,在室内已经可以穿短袖了。我想没有哪个意大利人能拒绝这样的艳阳高照吧。果然在午后,楼下就又传来了欢快的音乐声和吵闹声。
也是那几天,我收到了祖国寄来的健康包:药品、口罩、消毒湿巾。这些物资从中国邮递到中国驻意大利使馆,再分发给当地的留学生。我只留了药品,口罩我还有,所以希望留给那些更急用的人。当时,拿着那两盒千里迢迢飞过来的药品,我感动又心酸。但是想到楼下还聚集了一堆不戴口罩的意大利年轻人、弹着吉他欢声笑语,不由得也冒出了“祖国别费劲心思救我了”的又悲伤又好笑的念头。
希望意大利早一点看到“我的太阳”
四月的开始就是愚人节,所以我总觉得四月是个奇妙的月份。如果详细描述起来,大概就是那种黑白的无声喜剧,因为主人公悲惨又滑稽的境遇引人发笑。我看得到那些苦中作乐意大利朋友们、也安慰过待在家里的小伙伴,“我们不出门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”。我也没想到,做了将近两个月的饭,原来油盐酱醋可以消耗得这么快。
3月10日,意大利的“一号病人”转出ICU。图源:ABC News
在那些记录不同生活的文章里,似乎总要在结尾说点让人开心的消息。我想了想,有开心的消息吗?我想还是有的,就在上周(4月20日),意大利《共和报》采访了那位意大利的“一号病人”马蒂亚。他似乎恢复得还不错,他表示自己从与病毒的抗争中领悟到了生命中的晦暗不明:“我曾梦见死亡的前厅,现在我看到了太阳”。而且在养病期间,他迎来了女儿的出生。
他看到了太阳,那意大利的太阳呢?好消息是,意大利政府最近出台措施,5月4号开始全国陆续解封,餐饮店可以开始营业但不许堂食,人们可以出行但不能聚集,儿童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出来游戏,个人运动也被允许。“解封”当然存在风险,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总要迈出这一步,在多么难的境遇里,总是要有一点光芒人才能活得下去。
总之,在这场还未彻底结束的灾难里,因为担忧,痛苦,快乐和希望一同存在着。所以不得不记住那些焦虑,也记得那些希望,因为人们的某一天或许就是每一天。
注:封面图片来源 Instagram @ja.nicco
——END——
Viviana,生于中国北方,曾做过出版社编辑,之后赴意大利留学。现在博洛尼亚大学攻读电影,目前已在意大利生活3年。
文中记录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更多内容可参看WUE2020计划往期目录。
WUE2020 计划
WUE·台湾|柏林与台北,隔离期反思“无法被丈量的恐惧”(下)
WUE·以色列 | “家用防空洞”与“把犹太人接回家”(下)
WUE·加拿大| “多伦多地下室”的发问:“文明”这面具会持续多久?
WUE·纽约 |纽约华人医生:“我们已检测了100多个新冠病人”
WUE·Canada| Voice from the basement of Toronto
WUE·NYC|A Chinese Doctor,“We've tested over 100 COVID-19 cases”
WUE·Atlanta | Dog Day of Atlanta
WUE·NYC |A Coronavirus Journal of A New York Musician(1)
WUE·NYC | A Coronavirus Journal of A New York Musician(2)
WUE|We expect to hear from you amid the pandemic!
撰稿/地球公民 VIVIANA
编辑/地球公民 ZIAN.Y
制版/地球公民 WINNIE
主编/ 地球公民 OHIA
出品|地球公场WUE
联系我们:
weunitedearth2020@gmail.com
找到我们:
微博:地球公场
抖音:WUE 地球公场
B站:WUE地球公场
Facebook Page:WUE-Weunitedearth
Instagram :wueweunitedearth
Twitter :WUE-WeUnitedEarth2020
LinkedIn:WUE WeUnitedEarth
本文系地球公场(WUE-WeUnitedEarth)独家约稿首发,并享有全球独家版权。若未经同意擅自使用内容或引用部分内容,将按照侵权处理,追究法律责任。如需转载,请联系后台或电邮获得授权(weunitedearth2020@gmail.com)。
WUE欢迎大家转载,同时希望大家尊重WUE团队成果,共同维护原创生态环境。
我们都是观念上的地球公民
这里是地球公场(WUE-WeUnitedEarth)
在这里
我们呼吁理解、联结、合作、彼此支撑与爱
如果你也期待社会的互信与协作
你也想呼唤大家放下轻慢和偏见
你也在意人类的苦难和希望
请加入我们
一起在地球公场生长
如果你也认同我们的理念
请点击“在看”,让我们看见你